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碳管理体系认证介绍

碳管理体系认证介绍

碳管理体系认证


一、介绍: 

碳管理体系(EATNS)是全球首个综合性的碳管理体系标准,旨在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碳资产管理,培养碳专业管理人才,服务企业低碳生产与运营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以下是其核心内容:
1. 四大子体系
E-碳排放管理体系:聚焦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控制,确保数据准确核算,建立数据库提升透明度。
A-碳资产管理体系:量化碳减排投入产出,优化资产预算与风险控制,提升金融机构信用评级。
T-碳交易管理体系:规范碳配额、核证减排量交易,确保合规性与市场流动性。
N-碳中和管理体系:制定碳中和目标,对接国际贸易规则,推动零碳转型。


二、适用对象:

主要覆盖发电、石化、建材、钢铁等高碳行业,也适用于排放型企业及相关投资咨询、管理机构。


三、主要作用:

对企业:提升碳竞争力,应对碳关税风险,培养专业人才,传递“碳信用”。
对国家:稳定全国碳市场,推动企业参与交易,提高市场流动性。
对地方政府: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精准管理控排企业,引导产业转型。


四、申请条件: 

碳管理体系申请条件通常包括以下方面:
1.合法经营资质企业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,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或其他合法经营证明文件,且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。
2.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  
已按照相关标准(如T/CCAA39《碳管理体系要求》)建立文件化的碳管理体系,涵盖碳排放核算、目标设定、监测与改进等环节。  
碳管理体系需运行满3个月以上,确保各项流程有效执行。
3.遵守法律法规企业需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环保、碳排放等相关法律法规,确保碳排放活动符合政策要求。
4.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提供真实的碳排放数据、能源消耗清单、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等材料,数据需经过专业核算和验证。
5.接受审核与监督愿意接受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,并配合提供相关文件和数据,确保审核过程顺利进行。审核通过后,需每年接受监督审核以维持证书有效性。 


五、认证步骤: 

碳管理体系认证步骤碳管理体系认证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环节:
1.认证申请  
企业需提交认证申请书、营业执照、管理体系文件等材料,证明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碳管理体系文件。  
确保碳管理体系已建立且有效运行满3个月以上。
2.文件审核  
认证机构对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核,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(如T/CCAA39-2022或ISO14064等)要求。  
若文件存在问题,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整改。
3.现场审核  
认证机构组建审核组,对企业碳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。  
审核内容包括排放边界界定、数据收集与计算、减排措施实施等环节,发现问题会开具不符合报告,企业需及时整改。
4.认证决定  
认证机构汇总审核结果,若企业符合要求,将颁发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。  
证书上注明企业信息、认证范围和有效期(一般为3年)。
5.获证后监督  
获证企业需每年接受监督审核,确保碳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。  
证书到期前需进行再认证,以维持认证资格。
关闭